
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对旅行社指定购物场所、安排自费项目;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等饱受诟病的“怪现象”做出了细致规定。《旅游法》规实施后,首受冲击的是经营“一日遊”的本埠旅行社。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主营一日遊的正规旅行社已经陆续取消类似项目。
但在火車站和一些酒店附近,仍有無資質的黑導、黑社盤踞攬客。
爲了牟取利益,一些明顯違反旅遊法的行爲開始擡頭。
1、正规社开始远离“一日遊”
“新旅游法实施后,我们已经基本取消了一日遊项目了。限制太严,按照原来的打法基本赚不到钱了。”10月7日,记者咨询一家一日遊旅行社时,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这家旅行社原来的一日遊主营路线是旅顺。收费220元的一日遊本来就难以招揽到客源。“在火车站前活跃的一些黑导和黑社,每名一日遊游客的收费是150元,最低的只要110元。”这家旅行社的经营者告诉记者,而综合计算旅顺一日遊线路的各项成本,总的成本开支在每人150元左右。“可以说,原来一日遊项目想赚钱,主要靠的是进购物店的提成和导游回扣以及一些自费项目的门票回扣。”这位经营者表示。
记者又咨询了另外几家一日遊旅行社。工作人员均表示现在市内的一日遊线路基本是“零利润”。《旅游法》实施之后,导游接待这类团队的积极性也大不如前。
“客源也在减少,现在正规社的一日遊团队很多是‘拼团’。”导游张丽(化名)已有5年的一日遊团队带队经验,她说,新旅游法的出台,基本上“堵死”了一日遊团队导游的赚钱途径。“《旅游法》对我们的限制太多了,几乎直接减少了近一半的收入!”她说,以前一日遊团队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带游客进入商场购物,导游能拿到不菲的提成。“最高可以达到游客购物金额的一半以上!”张丽说,这也导致一些一日遊项目中欺诈购物、强迫购物的不良现象出现。但是新旅游法实施后,限制多了、利润提成没了。“顶风上一旦被查,得不偿失。”张丽表示,导游基本是“零工资”,收入全靠带团提成。“如果《旅游法》实施后旅行社不变更计酬方式,不少导游可能转行了。一日遊更是如此。
2、黑導黑社還在“堅守陣地”
新旅游法堵住了一日遊原来的“盈利通道”,正规社开始筹谋脱身,但在火车站和一些酒店内,四处揽客的黑导和黑社依然很活跃。
10月8日到10日,记者多次对站前一日遊的揽客情况进行暗访调查。记者发现,这里的揽客者多数手举写有“一日遊价格、景點门票定价”等内容的纸牌子,只要有旅客靠近,他们会主动上前询问。“去旅游吗?找我们便宜!”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车身贴着一日遊广告的面包车边还等着不少“导游”,而他们提供的一日遊价格确实颇具诱惑力。旅顺一日遊线路,最低的报价竟然是90元。“这么低的价格,是不是要进购物店呢?会不会强迫购物?”记者问一名揽客的导游,她表示“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现在不是有旅游法规定吗?”
但威海游客邹女士在“十一”期间的一日遊行程证明:这些“导游”的承诺并不靠谱。“当时我和丈夫按照每人100元的价格参加旅顺一日遊。当时导游把我领上车,只开了一张盖有‘旅游直通车’印章的收据,没拿到旅游合同。”邹女士说,一路上他们被转了两次车。“导游说客人比较少,需要拼一下车。”而在途中,邹女士先后被领进了3家购物点。“这些线路都是事先没说明的!”
3、“買團”坑了不少正規社
采訪中一些正規旅行社經營者無奈地表示:現在新旅遊法對正規經營者限制頗多,但這些黑導和黑社卻依舊我行我素。“原來這些黑導就盤踞在站前和一些酒店,搶占市場。現在借正規社‘退市’越發猖獗。”
我市一家经营“一日遊”的旅行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由于黑导黑社基本垄断了客源。正规社想重新回归一日遊市场只能“买团”、“买客”,这形成了恶性循环。
仍以旅顺一日遊线路为例,单个游客的成本是150元。而从黑导手中买客,旅行社还要支付他们每人80到100元不等的人头费。“也就是说,游客交的团费我们一分钱没拿到,还额外给了黑导一笔钱。”这样一来,接待一个一日遊游客,买客旅行社就要背起230元到250元的“成本包袱”。“要赚钱咋办?还得违规走歪路,从购物回扣、自费景點提成上动脑筋。”这位负责人说。
4、《旅遊法》對行業而言是好事
采访中不少旅游业从业人员认为,新旅游法的正式实施对正规旅行社来说是利大于弊,可以对行业进行洗牌,原来“零负团费”、“购物提成”这些成为痼疾的潜规则也被打破了。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措施先将黑导、黑社清除出旅游市场,给正规旅行社以发展空间。要保证一日遊质量,提价在所难免。但有黑导黑社的存在、低价线路就不会消失,提价更成空话。
此外,對大部分沒有工資的導遊來說,如何保證這個行業不會出現大規模脫崗轉行也是亟待研究的課題。有業內人士建議,未來可以根據遊客需求來制訂出行計劃,如果遊客主動提出增加自費項目的話,他們也會增加相應的自費項目,如果是純玩的旅遊項目,在純玩的基礎上提高自身品質很重要。還有從業者表示,旅遊過程中的購物其實是遊客合理的需求,《旅遊法》要取締的是強迫購物,而不是一刀切。但目前對于購物點,大家都抱著比較謹慎的態度,不敢越“雷池”。即便遊客主動提出購物要求,正規旅行社也會予以拒絕。但購物作爲旅遊的一部分,始終會存在,如何規範和引導團隊正確購物,而不是指定、限定購物,這才是各旅行社要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