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雲南除汉族外,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41%。其中有15种民族为雲南所特有。随之而来的各民族的節日也非常多。
雲南少数民族節日
三月街——大理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節日,农历三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在大理城西、苍山脚下的场坝里举行。
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曆的新年,是使用傣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節。傣族的潑水節最熱鬧,影響最大。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传统節日。在雲南少数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绕三灵——白族绕三灵又称绕山林或祈雨会,是大理地區白族祭祀本主的传统節日。节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花脸节——“花脸节”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節日。
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傈僳族的传统節日。每年12月20日是法定的傈僳族传统節日“阔时节”。
插花节——又称马缨花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的传统節日,以大姚县昙華山的插花节最为隆重、热闹。时间是农历二月八。
孟连“神鱼节”——“神鱼节”是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最富盛名的旅遊活动,期间最令人期待的项目是“捉神鱼狂欢”。
劍川石寶山歌會——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一,白族人民在大理劍川石寶山舉行歌會。
赛装节——赛装节是彝族的传统節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该節日流行于楚雄州永仁县直苴、中和以及大姚县的桂花等彝族地區。
怒江傈僳族澡塘歌会——澡塘会,又叫“春浴节”。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生活在雲南怒江峡谷的傈僳族群众,都要到有温泉的地方去洗浴。
端陽賽馬會——農曆五月初五,藏族人民舉行一年一度的端陽賽馬會(又叫天馬節)。
目瑙纵歌节——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節日,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举行。
刀杆节——刀杆节,是傈僳族的传统節日,农历二月八日举行,主要流行于騰沖县古永、明光和盈江县一带。刀杆节的主要内容是“上刀山、下火海”。
藏历年——草地藏民节,有的称为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節日。
开秧门、关秧门——开秧门与关秧门是壮族的农事節日。流行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地區。
转山节——麗江纳西族的摩梭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踩花山——踩花山,又叫耍花山,采花山等。它是苗族的传统節日,流行于滇南、滇東北的苗族聚居地區。
文山民族風俗
文山州有11个世居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節日文化和风俗。主要民族的節日文化及风俗有:
壯族
春節,有銅鼓的村寨,大年三十夜,經過取鼓、洗鼓、祭鼓儀式後,年初一淩晨敲響銅鼓,全寨舉火把搶新水。布越(沙支系)包銀錠狀大棕粑。濮侬包圓筒形粽粑(俗稱馬腳杆粑)。三月祭龍節濮侬用植物花葉染成的五色糯米粑,廣南濮侬花街節的花糯飯、富甯布越隴端節演壯劇、農曆四月的牛王節、濮侬六郎節祭祀侬智高獻七彩花糯飯、布越七月祭祖節做搭連粑,嘗新節做扁米、土支系十月初一牛戴花、廣南者兔侬支系十月初一給兒童煮花蛋碰蛋稱“節傣”、濮侬支系還流傳有洞經音樂、銅鼓舞、龍阿耶(手巾舞)等。
苗族
花山节是文山苗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活动是在正月初三至初九举行,是祭祀苗族远古祖先——蚩尤的節日。節日活动分祭杆、闹杆、收杆三个程序进行。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平缓的山坡上立一棵顶挂红彩带的树杆,俗称花杆。節日活动内容主要有:对歌、跳芦笙、练武术、赛马、斗牛等。
彜族
六月二十四火把節青年男女的聚會,跳弦子舞。弦子舞節奏歡快,熱情奔放,有“老鷹叼雞、蜻蜓點水、老牛擦背”等調式,號稱彜族“迪斯科”。此外,還有西疇、廣南彜族的荞菜節。富甯、麻栗坡彜族的跳宮節、長傘舞等。
瑤族
盤王節,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瑤族統一過盤王節,跳獨具特色的行朝舞。
度戒,是瑤族金門、尤勉支系必須履行的宗教儀式。是對瑤族男青年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一種方式,因此也叫成人禮。
麗江節日
三朵節
简介: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盛大的传统節日,届时麗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拉市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節日。
时间: 二月初八
火把節
简介: 以麗江大研古城最为热闹,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唱,直到深夜。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人们越高兴。
时间: 每年农历6月25日至27日
轉山節
简介: 转山节是泸沽湖摩梭人最重大的節日,又称转山会,摩梭人称转山节为"朝山节"。相传摩梭人的祖先便是在这天诞生的。節日期间,摩梭人都穿上最华丽的民族服装,进行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等各种活动。
时间: 农历七月二十五日
大理節日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白族的節日和盛会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间。三月街、绕三灵是传统節日。其他的还有:
朝雞節,每年農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石寶山歌會,農曆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葛根會,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